1、在镀铬过程中若用铬作阳极,阳极的电流效率可接近100%,阴极电流效率仅8~13%,铬的浓度会不断升高。2、电镀的铬层是六价铬直接复原的,而铬阳极溶解的铬成不同的价态,以三价铬为主,会导致供应代铬光亮剂中三价铬迅速增加,而六价铬会不断下降,简单造成故障。3、金属铬很脆,难以成型和机加工。一般是选用纯铅,铅锑或铅锡合金作阳极。代铬光亮剂批发对阳极的腐蚀性很强,纯锡简单腐蚀溶解,因此选用含锑或锡6~8%的铅合金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在生产中也被广泛选用。
1、直接镀微裂纹铬。一般是在基体上镀1μm以上的铬层,首要应用是镀硬铬上。微裂纹铬可获得裂纹数在400~600条/cm2的镀层,且裂纹数不受温度、电流密度、铬酸、硫酸含量的影响,可以满足工件对微裂纹铬的要求。2、在高应力镍上镀铬。工件在光亮镍上镀高应力冲击镍后再镀上装修铬层,在高应力镍和铬层的相互作用下,可在铬层上构成300~600条/cm2的裂纹数。此工艺比较简单,可满足大批量或自动化出产,但出产过程中应避免将代铬光亮剂批发中氯离子带入供应代铬光亮剂中,避免发生故障。
1、镀液中铬酐的浓度过低。镀液中铬酐浓度过低时会导致镀层的覆盖才能差,还会呈现漏镍等缺点。因此在出产过程中应分析调整好镀液中铬酐的浓度,以及铬酐和硫酸的比值。2、代铬光亮剂批发中硫酸根含量过高或过低。镀液中的硫酸根含量应守时分析调整,当硫酸根含量高时可适当增加铬酐的浓度或用碳酸钡去除。3、镀液中三价铬含量过高。供应代铬光亮剂中三价铬含量过高,不只会影响镀层的覆盖才能,还会呈现雾状和蓝膜的现象,因此镀液中三价铬的含量应控制在2~5g/L。
1、供应代铬光亮剂镀液温度的影响。镀液温度升高,可减少金属离子的浓差极化,也会降低三价铬析出的过电位,但氢的析出电位降低幅度更大,析出的氢远远大于铬。所以代铬光亮剂批发温度较高时,三价铬镀层的沉积难以进行。2、镀液pH值的影响。这样镀层比较疏松、容易脱落而无法增厚。3、石墨阳极的影响。目前三价铬电镀工艺都是采用石墨阳极,它析氢的电位比较高,在电镀过程中阳极析氧困难,三价铬容易被阳极氧化成六价铬,而六价铬会毒化镀液,使电镀无法正常进行。
1、在亮光镍工艺中,镀液需求参加代铬光亮剂批发,而且亮光剂中包含初级亮光剂和次级供应代铬光亮剂两类。2、亮光镍工艺的镀液pH值要比暗镍工艺的低,温度则比暗镍的高,加上选用搅拌镀液的办法,一切的电流密度也要比暗镍的大,一切镀层的堆积速度要比暗镍的快。3、电解镍和铸造镍都是常有的阳极资料,但相对亮光镍工艺来说,含硫镍阳极有着更好的效果。由于它的溶解电压低,溶解性能好,可以把镀液中的铜杂质等生成沉积,有净化镀液中某些金属杂质的作用。
1、金属杂质。供应代铬光亮剂中的有害杂质主要有铁、铜、锌、镍等。这些金属杂质会影响镀液的导电功能,使镀液的分散才能和深镀才能会下降,并且镀层的亮光电流密度会变窄。2、氯离子。主要是配制槽液的出产用水引进、以及镀件在镀前出来清洗不完全而引进镀液中。当代铬光亮剂批发中氯离子含量较高时,会下降镀液的电流效率和掩盖才能,镀层会有发灰、发花、针孔等现象,从而下降镀层的抗腐蚀才能。3、硝酸根离子。镀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根离子就能使镀层呈现灰黑色,还会损坏镀槽的铅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