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氰碱铜工艺FH-105
一、工艺特点
1、本工艺镀层细腻致密,高低电位电位差极小且均匀及光亮。
2、电流密度范围广,覆盖能力极佳。
3、有机或无机杂质容忍度高,易于控制。
4、适用于铁、铜、青铜等不同基体的工件,尤为适合于锌合金铸件。
5、原来氰化物缸可直接转缸,无需开新缸。
二、操作工艺:
标准 范围
FH-105D导电盐 140 g-L 15—35 g/L
FH-105T 铜盐 60g/L 30-70g/L
FH-105A光剂 5mL/L 4-6mL/L
FH-105B络合剂 6mL/L 5-8mL/L
三、操作条件
金属铜含量 20g/L 15-30g/L
温度 55℃ 50-60℃
电流密度 0.5—4 A/d㎡
PH 9.5 8-10
阳极 电解铜(OFHC)
阳极袋 必需
过滤 连续过滤(4—8周期/小时)
四、镀液配制:
1、加入三分之二的水于镀槽中,加热至50℃。
2、加入计算量的FH-105导电盐至完全溶解。
3、加入计算量的氰化亚铜(先用水溶成糊状),强力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4、加入2克/升活性炭,连续搅拌约1小时静置,过滤至澄清。
5、加入计算好的添加剂后,用波浪状的不锈钢板低电流电解几个小时即可试镀。
四、添加剂消耗量:
光亮剂FH-105A 180—200ml/KAH
络合剂FH-105B 250—300ml/KAH
五、镀液维护:
1、FH-105D导电杆盐主要起络合铜的作用,与氰化钠作用相同,可以溶解铜板,镀液起导电作用。化钠在3 g/L以下,低电流区会起白雾;游离氰化钠在20g/L以上,阴极电流效率低,同时阴极会有大量气体产生。因此游离氰化钠的值随铜含量而定。
2、FH-105T铜盐,补充镀液游离子,铜盐太低走位不好,铜盐太高,镀液变绿色,走位差按开缸比列与导电盐补加铜盐。
3、FH-105A光剂,增加广度,光剂太少,工件不亮,光剂太多影响走位。
4、FH-105B络合剂起络合镀层作用,使镀层更加细致。
六、故障与处理方法:
故障现象 | 处理方法 |
镀层光亮范围不宽 | 1、FH-105D导电盐高,补加FH-105T铜盐 2、金属铜含量过低,补充FH-105T铜盐 3、增大阳极面积 |
镀层低电流密度区不光亮 | 1、FH-105D导电盐底,补充FH-105D导电盐 2、补充FH—105光剂,FH-105B 络合剂 |
镀层亮度不够 | 1、补充FH—105A光亮剂 2、调整镀液成份,加入FH-105T铜盐 3、低电流电解处理或加入活性炭处理 |
镀液中铜盐下降快 | 1、增大铜阳极面积 2、调整槽液PH值及主盐比例 |
出现毛刺,针孔等 | 1、补充FH—105A光亮剂 2、金属铜含量过高,补充FH-105D导电盐 3、过滤混入不溶性杂质 |
电流效率过低 | 1、FH-105D导电盐过高,添加FH-105T铜盐 2、FH-105T铜盐太低,补充FH-105T铜盐 3、镀液杂质过高,加碳粉处理 |
七、产品包装
FH-105D导电盐 25kg/桶
FH-105T铜盐 25kg/桶
FH-105A光剂 25kg/桶
FH-105B络合剂 25kg/桶